俄国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在遭到决定性的失败,被一批哥萨克领导人出卖后,被俘入狱。次年1月被沙皇政府处死。
1774年9月14日
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率领由80多名哥萨克组成的小队伍去攻打雅伊克城堡,揭开了揭义的序幕。他们首战告捷,接着便向奥伦堡进军。奥伦堡是当时俄国在东南地区的一个军事重镇。奥伦堡城池坚固,有重兵把守,还有70门大炮,易守难攻。10月7日,普加乔夫率起义军进攻奥伦堡,因兵力悬殊,没有成功。于是他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略,长期围困奥伦堡。在此期间,普加乔夫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加强部队建设。
同时,普加乔夫展开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到处传布檄文,声称要给哥萨克“河川、土地、草原、薪饷、武器和粮食”;给巴什基尔人、哈萨克人、卡尔梅克人和鞑靼人“土地、水源、草场、森林、自由和粮食”。号召各族人民起义推翻叶卡杰琳娜二世。哥萨克的农民、工人和各族人民纷纷投奔起义队伍。起义军很快发展到3万多人,叶卡杰琳娜二世惊惶失措,急忙调动三路大军,增援奥伦堡。
第一路大军的主力有2万多人,由卡尔将军率领。他根本没把普加乔夫放在眼里,认为起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自己一定马到成功。
普加乔夫起义作战地图卡尔带着队伍漫不经心地向奥伦堡开来,心里想,这次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皇上重赏。他正在做美梦呢,突然一阵炮响,几颗炮弹正落在他的队伍中间,他自己猛然一惊,险些从马背上跌了下来,原来他中了普加乔夫的埋伏。卡尔刚下令还击,起义军的骑兵已经发起猛攻,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像一阵旋风刮了过来。官兵仓惶应战,哪还招架得住,不会儿就四散溃逃,卡尔早就扔下队伍自己先跑了。
第二路援军紧随而来。普加乔夫带兵埋伏在一个山头上,山下是一条河。官兵在本尔内舍夫上校率领下来到河边,这正是1773年11月份,河上结着薄冰,寒风刺骨。本尔内舍夫向四处观察了一会儿,只见周围静悄悄的,心中祈祷千万别遇上普加乔夫的埋伏。他下令队伍立即过河。官兵刚到河中间,突然一阵炮响,起义军从河边的山头上冲了下来,呐喊声惊天动地,陷入包围的官兵还没来得及抵抗就当了俘虏。本尔内舍夫见势不妙,急忙化装成马车夫想逃走,结果被起义军抓住,当场处死。
第三路援军听见两路人马溃败的消息,不敢大意,绕路冲到奥伦堡城下,被守城的官兵接了进去。
1774年春天,叶卡杰琳娜二世再次派大军增援奥伦堡,1774年3月22日,双方在谢季塔瓦展开激战,起义军遭到失败。4月1日,起义军在萨马拉激战中再次受挫,只好从奥伦堡撤退,向巴什基尔地区转移。在撤向巴什基尔地区的路途中,许多工人、农民和巴什基尔人加入了起义队伍。
1774年7月12日,普加乔夫把起义分成四个纵队,向俄国南方另一军事重镇喀山发动猛攻。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军攻破喀山城,政府军仓惶逃走。两天后,官兵立即反掉过来,起义军只得弃城而走。在喀山战斗中,起义军阵亡和被俘约8000人,使新补充的队伍几乎全部丧失了。普加乔夫从喀山撤退,西渡伏尔加河,向顿河挺进,打算发动顿河地区的哥萨克,去攻打察里津,然后进攻莫斯科。在西进途中,沿途又有无数群众参加起义,起义很快席卷了诺夫哥罗德省和沃龙涅什省。这些西方的几千名贵族仓惶逃往莫斯科。叶卡杰琳娜二世惊恐万状,急忙从土耳其战场上调回苏沃洛夫的部队去追击普加乔夫。当普加乔夫的起义军刚刚逼近察里津,刚准备攻城,苏沃洛夫的部队就尾随而来。


猜你喜欢:
- 1962年法国抓获了在阿尔及利亚领导叛军的头目埃德蒙德·来霍德将军
- 1992年深圳垃圾实现全部无害化处理
- 1961年美国批准使用口服避孕药
- 1702年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英国国王威廉三世逝世
- 1995年中国大陆人口达到12亿(台港澳除外)
- 1945年加拿大女画家、作家艾米丽·卡尔,Emily Carr (1871~1945)逝世
- 1960年U-2型间谍飞机使四国最高级会谈难产
- 1424年捷克民族英雄、胡斯战争时期杰出的军事统帅约翰·杰尤卡,在围攻普尔里比斯拉夫时死于当时军中流行的瘟疫。
- 1919年曹锟、吴佩孚向段祺瑞宣战。
- 1813年佩里率领的美国海军在俄亥俄州爆发的伊利湖战役中击败英国皇家海军。
- 1991年我国实行经济员资格考试制。
- 1947年联合国建议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
- 1936年阎锡山在山西成立“自强救国同志会”
- 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
- 1957年俄罗斯政治家维克托·鲍里索维奇·赫里斯坚科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