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作家、世界名著《牛虻》作者伏尼契逝世。
1960年7月28日【逝世】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是世界名著《牛虻》的作者,她于1864年出生在爱尔兰科克市,原名丽莲·蒲尔。她的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在她还不满周岁时去世。丽莲早年丧父,从小就养成了坚强的性格。她在18岁时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于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1887年,丽莲学成归国,在伦敦结识了一些流亡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笔名斯吉普涅雅克)对她在政治思想上和文学创作上有很深的影响。丽莲通过他在俄国旅游了两年,和当时彼得堡的革命团体有过很多接触。丽莲曾在一个俄国将军家里担任家庭教师,她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外侨身份作掩护,替关押在沙皇牢狱里的爱国志士传递衣服和信件。后来有个受她帮助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从西伯利亚流放地逃到伦敦,他与丽莲·蒲尔一见钟情,并于1892年结为夫妇。婚后,这对夫妇积极参加俄国流亡者的活动,丽莲·伏尼契担任流亡者的杂志《自由俄罗斯》的编辑,还出版了一部《俄罗斯幽默》文集,翻译介绍了果戈里和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丽莲·伏尼契还结识了普列汉诺夫,并曾在恩格斯的家里作过客。在丽莲·伏尼契结识的革命者中,有一些进行过意大利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流亡爱国者,她从他们那里汲取了文学创作的素材。
1889年,丽莲·伏尼契开始创作一部反映意大利人民革命的小说,为此她曾前往意大利,到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历史材料。8年以后她的小说在伦敦出版,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牛虻》。《牛虻》是一部艺术上非常感人、思想上又比较进步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资产阶级出身的青年牛虻的高大形象,曾经使很多青年受到巨大的鼓舞,走上革命的道路。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就曾对牛虻的勇敢和非凡的毅力作出高度的评价。
此后,伏尼契又陆续写过一些其他的小说。1904年,她创作了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奥丽维亚·拉塔姆》。1910年,又写了以牛虻出走后的经历为题材的《中断了的友谊》,1945年,她写了以牛虻的曾祖母和祖母的生活经历为题材的《脱下你的靴子》。伏尼契虽然写出了像《牛虻》这样的在世界许多国度都拥有广泛读者的著名小说,但是她本人却受到本国资产阶级文学界的冷落,她在晚年移居到美国,于1960年7月28日在美国逝世,终年96岁。
猜你喜欢:
- 1908年俄国同意不再反对奥国吞并波斯尼亚及赫塞哥维纳,该地后来成为南斯拉夫一部分。
- 2002年中国出版集团在京成立
- 1975年马尔科姆·弗雷泽任看守内阁总理。
- 1957年《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表
- 1990年德国统一日及国庆日
- 1820年中国道光帝即位
- 1982年布莱德·伦弗洛。美国一代童星
- 1963年教皇保罗六世加冕
- 1995年法国宣布恢复核试验
- 1936年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出版
- 1956年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苏伊士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埃及严词拒绝。
- 1878年托马斯·爱迪生获得留声机的专利权
- 1944年戴高乐成为法国军队总司令
-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斯(Charles Hard Townes)出生
- 1930年纽约安装红绿灯,保护步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