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冲突各方达成和平协议
1998年4月10日
1998年4月10日 (农历三月十四),北爱冲突各方达成和平协议。
布莱尔和埃亨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998年4月10日,历时近两年的北爱尔兰和平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北爱八个主要党派领导人、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爱尔兰总理埃亨在北爱首府贝尔法斯特达成一项旨在结束长达30年流血冲突的历史性协议,就结束冲突及决定北爱未来前途等原则问题作了说明。
1968年以来,北爱敌对双方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导致三千多人丧生、三万余人受伤,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协议达成后,联合国、欧盟和美、法、德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领导人纷纷表示欢迎。
5月22日,英国北爱地区和爱尔兰共和国同时举行全民公决。计票结果表明,北爱尔兰有71.12%的投票者对北爱和平协议投赞成票;在爱尔兰共和国,对和平协议表示支持的比例高达94.4%。
分析家认为,北爱和平协议虽然获得全民公决通过,但真正执行协议有关内容和实现北爱永久和平的道路仍将漫长而坎坷。
北爱问题由来已久。自1921年12月英国被迫与爱尔兰临时政府签订和约,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为自由郡,北方6郡仍留在英国;英国国名由“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始,就埋下了北爱问题的种子。
北爱60%的人口是英国移民后裔,他们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40%是爱尔兰岛的后裔,信奉天主教。两派分开聚居,互不往来。在北爱归属问题上,前者主张留在英国,后者则坚持回归爱尔兰。前者的代表是新教联合党等各联合党派,后者则是罗马天主教备党派,两者意见严重对立,而包括爱尔兰共和军在内的组织实施的军事活动火上浇油,流血冲突不断,使问题复杂化。
北爱和平进程的最初迹象是1985年11月15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爱尔兰总理菲茨杰拉德达成的一项有关北爱问题的重要协议。它的中心内容是保证英国对北爱尔兰的长期主权并使爱尔兰政府对这一地区的事务有正式发言权,双方还首次确认,北爱地位的任何变化都必须得到北爱人民中的多数的同意,这一协议为以后的和平进程奠定了基础。
1997年5月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谋求北爱和谈取得突破是工党政府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布莱尔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期望,在多方的努力下,终于促成了北爱和平协议的达成。
当日贝尔法斯特街头,广告牌上“历史性时刻”的字样清晰可见
猜你喜欢:
- 1895年台南失陷在即,刘永福内渡大陆。
- 1936年英国和爱尔兰签订贸易条约,关税战结束
- 1999年约旦国王侯赛因病逝
- 1991年苏联已有11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
- 1910年畜牧学家,教育家,我国家畜生态学科的创始人汤逸人诞生。
- 1938年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开拍
- 1982年意大利与保加利亚两国关系紧张。
- 1192年卢沟桥建成
- 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靠岸。
- 1949年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
- 1975年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逝世
- 2008年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赢得俄罗斯总统选举
- 1960年肯尼迪提出新边疆政策
- 1510年刘瑾谋反事发
- 1641年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