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诞辰
1834年2月8日【出生】
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对化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元素周期分类法,这是自18世纪科学化学开始以来又一功绩。
门捷列夫1834年2月8日生于西伯利亚多波尔斯克一位中学校长家里。在校时擅长数学、物理和地理学。1948年入彼得堡专科学校。1855年取得教师资格,并获金质奖章。1856年获化学高等学位,1857年首次取得大学职位,1859年被派往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在此期间,他与法国化学家和意大利的化学家进行了交往,这些化学家在区别原子量和分子量方面的坚决主张,对其影响很大。1864年,门捷列夫任技术专科学校化学教授,3年后任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1868-1870年写出《化学原理》。在著书过程中,他深入探索了元素性质间的关系,对所有已知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成表,显示出元素性质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门捷列夫预言周期表上的空缺,将由未知元素来填补。在以后20年中发现的3个新元素,确实具有他所预言的性质。周期表逐渐成为大部分化学理论的骨架。20年后,在元素的放射蜕变中,证明用周期表阐明元素之间的嬗变过程非常有用。1907年2月2日,门捷列夫逝世。


猜你喜欢:
- 1991年英国向西班牙移交直布罗陀的军事防务
- 1943年台湾科学家陈定信出生。
- 1797年德国作家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出生
- 2008年世界邮政日
- 1992年戏剧家阳翰笙逝世
- 1841年英国企图以武力迫使清朝钦差大臣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进攻沙角、大角炮台,发动虎门之战
- 1982年黄子卿,中国物理化学家
- 1802年毕厦逝世,法国外科医生和解剖学家(-1771年)。
- 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国 惨遭败绩
- 1917年黄兴归葬岳麓山
- 1964年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 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 198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举行会议。
- 1152年“红胡子”腓特烈当选国王
- 1999年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开通
- 1980年《瞭望》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