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逻辑学家库尔特-哥德尔逝世
1978年1月14日【逝世】
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连续统假设的相对协调性证明。
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卒于美国普林斯顿。早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修读理论物理、基础数学,后来又转研数理逻辑、集合论。但1940年代中就将注意力投放在哲学上,并参加哲学小组活动。1930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证明了「狭谓词演算的有效公式皆可证」。之后在维也纳大学工作。1938年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8年加入美国籍。1953年成为该所教授。哥德尔发展了冯·诺伊曼和伯奈斯等人的工作,其主要贡献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在20世纪初,他证明了形式数论(即算术逻辑)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即使把初等数论形式化之后,在这个形式的演绎系统中也总可以找出一个合理的命题来,在该系统中既无法证明它为真,也无法证明它为假。这一著名结果发表在1931年的论文中。他还致力于连续统假设的研究,在1930年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了选择公理的相容性证明。3年以后又证明了(广义)连续统假设的相容性定理,并于1940年发表。他的工作对公理集合论有重要影响,而且直接导致了集合和序数上的递归论的产生。此外,哥德尔还从事哲学问题的研究。他热衷于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来分析哲学问题,认为健全的哲学思想和成功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他在1967年致中国数学家王浩的信中,自称为「客观主义」,并说他的客观主义观点对于他的逻辑研究来说是根本的。1951年获爱因斯坦勋章。哥德尔一生发表论著不多。他发表于1931年的论文《〈数学原理〉(指怀德海和罗素所著的书)及有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是20世纪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猜你喜欢:
- 1938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出生
- 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 1916年兴登堡担任德军最高统帅
- 1979年苏联说中国是最严重的威胁
- 1928年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诗人哈代逝世
- 1916年文学流派达达主义在法国诞生
-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正式施行。
- 2007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1520年麦哲伦发现麦哲伦海峡。
- 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开始实施。
- 1997年前美式橄榄球明星辛普森被判有罪
- 1814年巴枯宁诞辰
- 1885年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病逝享年63岁。
- 1912年吴健雄诞辰
- 1992年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