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茅盾文学奖授奖仪式举行
1982年12月15日
1982年12月15日,600位文艺界人士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茅盾文学奖首届授奖仪式。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六位作家,手捧紫铜的奖章,向前来祝贺的人们致意。
刚从四川农村赶来带着一身泥土味走上领奖台的周克芹说:“我没有感到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羞愧和不安,我自觉得肩头的担子更沉、身上的任务更重了。”
《东方》作者魏巍的心里,只装着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数十年致力于历史题材创作的姚雪垠,把奖励当作鞭策。他说,《李自成》第二卷还不是定稿,我要把它修改得更好。
获奖,使从事业余创作的莫应丰(《将军吟》的作者)更坚定地踏上文学之路。他说:“我愿努力,在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文学大厦上再添一块砖瓦。”
在创作和生活道路上经历坎坷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的作者)告诉记者,在苦难中他没有失望,是因为没有离开党和人民。今后,他将用自己的笔,来回答党和人民给予的关怀、荣誉。
四十岁的古华,激动之余又在冷静地思考:得奖,只能说明过去,今后的路还长。“我要艰苦地深入生活、刻苦进行艺术追求,和中青年作者一道,向当代文学的奥林匹斯山攀登!”
文学前辈们关注着这次建国以来文学界最盛大的评奖活动。巴金在病榻上写下了书面发言。
周扬的讲话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坚持“双百”方针,推动艺术评论工作的开展。他说,讨论和竞赛,才能使文学艺术事业兴旺、发展。而艺术形式、风格的多样,艺术问题上的深入研究,会使作家们既心情舒畅,又有社会责任感。他还着重提出,要爱护人才,使文学创作有更大的突破。
在不显眼的席位上,还坐着六部获奖作品的责任编辑。他们曾为小说的出版付出了“十分辛苦”,今天却不愿分享“一分光荣”。
0
纠错
猜你喜欢:
- 1938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出生
- 1967年在六人行中饰演乔伊 崔比安尼的马特·勒布朗出生。
- 1888年《国际歌》诞生
- 1987年二十五名英国球迷被引渡到比利时接受审判。他们于1985年5月2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观看欧洲杯足球决赛时,与意大利球迷发生殴斗,导致看台坍塌,39人死亡,四百多人受伤。
- 2004年我国目前运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 1983年我选手在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得佳绩
- 1961年南非退出英联邦
- 1893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雕塑家胡安·米罗诞生
- 1944年福州再次沦陷。
- 1997年科学家发现最早的人类足迹
-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 1994年轰动京城的反贪展览开幕。
- 1977年美国和巴拿马政府签署巴拿马运河新条约
-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开始施行
- 1998年安理会通过科索沃问题决议 中国对该决议投弃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