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和美国在日内瓦正式签署《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1994年10月21日
1994年10月21日,美朝在日内瓦正式签署了《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在这个全文共4项、13条的协议中,核心内容是关于将朝鲜的石墨反应堆改为轻水反应堆的问题。朝鲜拥有一座5兆瓦的石墨反应堆和另外两座在建中的石墨反应堆(发电能力分别为50兆瓦和200兆瓦)。根据协议,朝鲜将最终拆除这3座反应堆。朝方因此所蒙受的损失,由美国予以补偿:美方允诺向朝方提供两座发电能力各为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总价值约40亿美元,建筑周期需10年左右;在轻水反应堆建成之前,美国将向朝鲜提供重油充作替代能源,每年约需50万吨。这些款项将由美国牵头组成一个包括韩、日等国在内的国际财团负责提供。概括地说,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朝鲜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承担条约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同意恢复朝、韩直接对话, 并同韩国一道执行《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对此,美国除给予朝鲜相应的经济补偿外,还保证不对朝鲜首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放宽对朝鲜的贸易和投资限制,并同意尽快在双方首都互设外交联络处。
朝美核争端由来已久。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没有如期签署安全保障协定。海湾战争后,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核设施,要求国际机构进行检查。当时,朝鲜曾一再郑重声明,它无意、也无力发展核武器,并坚决拒绝检查,朝美核争端由此而起。此后不久,半岛南北双方签署了《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朝鲜还同国际机构签署了《核安全保障协定》,同意接受检查,使紧张气氛一度得以缓解。自1992年5月至1993年初,朝鲜曾多次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检查。但由于双方对检查的结果和范围意见不一,1993年2月,国际机构通过了对朝鲜的有关设施进行强制性“特别检查”的决议。3月12日,朝鲜毅然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接着,美、韩决定恢复“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则宣布全国进入准军事状态,形势再度紧张。为打破僵局,朝鲜要求与美国直接对话,朝美高级官员会谈于1993年6月开始举行。在两次会谈中,双方只达成了部分意向,会谈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双方于1994年8月举行第3次第1轮会谈,并就核问题等达成4项原则协议,使会谈出现了真正的转机。两个月后双方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这项协议的履行,将对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的局势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首先,协议的履行,势必导致朝美关系改善、撤走驻韩美军和朝美正式建交。其次,对消除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之间长期对立与隔阂、促进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进程,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 1997年印尼一客机失事二百三十四人死亡
- 1903年上海开展拒俄运动
- 1902年美国决定开凿巴拿马运河
- 1984年中宣部规定干部必须进行理论学习
- 1903年清朝重臣荣禄卒
- 2008年国际口吃日
- 1979年哈克将军宣布巴基斯坦推迟大选解散政党。
- 1996年我国人群中发现庚型肝炎病毒
- 2008年科索沃议会全票表决通过总理哈辛·塔奇提交的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塞尔维亚而独立
- 1694年马尔切洛·马尔比基逝世,意大利生物学家。
- 1985年中国成为非洲开发银行集团非非洲地区成员国
- 1984年北京绘成精确的长城地图
- 1997年纳拉亚南当选印度新总统
- 1908年“t型”福特牌汽车问世
- 2001年荷兰成为第一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