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集团(G7)财长首次会晤。
1987年9月27日
即八国集团的前身。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和西德5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
同年7、8月间举行的欧安会最后阶段会议上,5国代表经过协商,同意召开西方主要工业国最高级会议,指出首脑会议议程"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 "。9月底,5国最高级首脑会议筹备小组成立。10月初,在纽约举行的筹备小组会议决定邀请意大利参加。同年11月15-17日,第一次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行。
1976年的第二次会议在波多黎哥首府圣胡安召开,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还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时间都在7月。此后由法、美、英、西德、日、意、加主要西方工业国家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通称为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多项国际行动计划均在这一框架内达成,比如在政治领域,上世纪末G7就发动科索沃战争以及相关战争费用分摊达成了一致;在经济领域,著名的广场协议以及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救助也是G7的合作成果。
1991年7月,七国集团首脑会议第 17届会议在伦敦举行。当时的英国首相梅杰作为东道主邀请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前往伦敦,以客人身份与7国领袖见面,但无权出席会议。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成为七国首脑会议的"客人"或称"观察员"。但直到1994年7月,在那不勒斯举行的第20届首脑会议上,俄罗斯才获准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但仍然被排斥在关键会议的大门之外。从那时候起,这种"7+1"的模式一直保持到1997年第23届首脑会议上,这次会议除了一个小时的专门讨论财政金融问题的会议俄罗斯不参加之外,叶利钦和西方七国首脑一起讨论了全球的政治和经济问题。1998年在德国科隆举行的第23届首脑会议上,最终结束了"7+ 1"模式,俄正式成为会议的全权成员,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宣告定型。
2008年7月7日-9日八国集团会议在日本北海道召开。会议由于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主张对八国集团实行扩大增加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5国,八国集团扩大为13国集团,基本上反映了全球国家实力。这次会议主要讨论地球变暖;油价飞涨;粮食危机;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猜你喜欢:
- 1979年全世界消灭天花。
- 1910年同盟会成员熊成基就义
- 1961年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努里耶夫“叛逃”西方
- 1939年日军首次空袭广州。
- 1814年美国青年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为搭救朋友被扣留在英军船上。这日黎明,斯科特遥望美军要塞星条旗,一口气写成了《星条旗之歌》,迅即流传开来。1931年3月,国会决议星条旗为正式的美国国旗。
- 1915年袁世凯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
- 1994年美国出兵海地
- 1993年全国碘缺乏病日
- 1904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考古学家裴文中出生。
- 1990年第二届友好运动会开幕
- 199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通知
- 1976年德国多特蒙德的拉斯·里肯出生。
- 2007年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正式开播
- 1908年清朝皇帝,光绪帝病逝。
- 1995年摄影大师郎静山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