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因“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的罪名被处死于西市
1630年9月22日【逝世】
明思宗(1610—1644)在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囚禁审讯半年后,在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明思宗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及至城下,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罪名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行刑那天,袁崇焕毫无惧色,他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袁崇焕卒年四十七岁。(《石匮书》)。
世传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施反间计,捕捉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明思宗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但是阎崇年等一些学者则倾向于认为明思宗杀袁崇焕是因为朝廷内阉党余孽的诬陷,皇太极的反间计只是袁崇焕落狱之因。
对反间计,《明史》袁崇焕传,记载:“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
《明季北略》则记载:“都中又喧言崇焕导虏入犯,上甚切齿。先是,虏出猎,掳我多人。中有二珰,上命侦崇焕者,亦被掳。虏视之,知为珰也,乃设一记,佯为袁遗书约犯边,答云:“知道了,多谢袁爷。”又佯惊云:“乃为珰闻,缚珰亟斩之!”又故遗一奴私放珰归。珰归,上其事。上再召崇焕入,即下诏狱。”


猜你喜欢:
- 1928年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签署
- 1968年赤道几内亚国庆日
- 1975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逝世。
- 1993年《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境)旅游的通知》
- 1998年专家推算黄河2020年下游全年断流。
- 1933年两架英国双翼飞机首次成功飞越珠穆朗玛峰
- 1918年庄士敦成为溥仪的英语教师
- 1895年德国医药学家、1939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格哈德·多马克出生(逝于1964年)。
- 1950年美国与韩国签订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 1986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
- 1992年秘鲁政局发生强烈动荡
- 171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出生
- 1944年鲁道夫·朱利安尼出生,美国政治人物
- 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在秘鲁利马举行。中国女队获女子排球冠军。
- 4月4日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