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总统阿加塔·巴巴拉诞辰
1923年3月11日【出生】
马耳他总统阿加塔·巴巴拉1923年3月11日生于马耳他岛扎巴镇。巴巴拉总统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里,兄弟姐妹共九个,全家仅靠做船工的父亲的微薄工资生活。青少年时代的巴巴拉天真、活泼,富有想象力和同情心,至今仍保持着喜欢古典音乐和舞蹈的爱好,平时还喜欢做做体操运动。
巴巴拉的政治生涯基本上是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的。曾任工党妇女俱乐部主席和工党妇女运动执行局主席。1947年作为工党候选人参加议员竞选,当选为众议员,成为马耳他议会第一位女议员。1955年至1958年初工党自治政府执政期间,被任命为教育和文化部长,成为马耳他第一位女部长。无论是当议员还是任部长,当马耳他还处在英国殖民统治的时候,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她经常在世界各国访问,争取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1958年,她曾因积极参加和领导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群众运动而被捕入狱,并被关押了一个多月。同年获释后,继续为马耳他的独立事业而斗争。1964年9月马耳他宣布独立。1971年6月工党重新执政,巴巴拉女士再度出任教育和文化部长。1974年起任劳工和社会服务部长兼文化部长。1974年12月马耳他改为共和国,以总统为国家元首。1982年2月16日当选为马耳他共和国第三任总统。当选总统后,她在制定和贯彻马耳他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方面,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马耳他同其它国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方面以及在调解国内朝野两党矛盾、促进全面团结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巴巴拉总统十分关心人民的福利。她在担任教育和文化部长时,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对五至十四岁的适龄少年儿童的免费教育。在马耳他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在任劳工和社会服务部长兼文化部长后,她又为女工的同工同酬和产假问题提出建议,制定了有关法律。巴巴拉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据巴巴拉总统的秘书说,巴巴拉总统待人和气平等,从不摆总统的架子,凡见过她或同她交谈过的人无不称道她的这一美德。对人民群众的来信她总是自己亲手写回信,不要秘书代劳,这在西方是极少见的。外出遇见老百姓时大家都愿意同她交谈,毫无任何顾虑。每逢节假日同亲人们一道乘车外出时,她总喜欢自己开车。
中马于1972年建交以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985年8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授予马耳他总统阿加塔·巴巴拉女士名誉教育学博士学位,表彰她对马耳他的教育事业和中马友谊所做的贡献。这是我国第一次向外国国家元首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猜你喜欢:
- 1990年非国大首次在南非境内举行会议
-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失踪
- 1854年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奠基人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出生
- 168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迁居凡尔赛宫。
- 1992年甘肃建成世界最长引水隧道。
- 1928年开明书店开业
- 1984年艾薇儿·拉维尼,加拿大歌手
- 1942年德军撤出法国的科西嘉岛。
- 1998年第16届世界杯在法国开幕
- 1928年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诗人哈代逝世
- 1995年韦尔逊,前英国首相。(1916年出生)
- 1980年中国与津巴布韦共和国建交
- 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会议开幕式被迫取消。
- 1788年麻萨诸塞州成为第六个批准美国宪法的州
- 2002年荷兰宣布安乐死合法化,并成为全世界唯一许可安乐死行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