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1997年1月6日
1997年1月6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学术活动中心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这是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洪国藩研究员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利用已完成的水稻12条染色体的BAC库,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取得的这一成果,为最终揭示水稻遗传信息奥秘和农作物育种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稻基因组由12条染色体组成,总长度为4.3亿核苷酸,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包括三大内容,即水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的构建和DNA全顺序的测定。开展水稻基因组研究的有日本、美国、印度、韩国、菲律宾等国家,日本已于1994年首先构建了水稻基因组的遗传图,从而使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成为该领域攻坚战的制高点。
在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中,物理图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根据物理图不仅能够为最终解开水稻的全部遗传信息之谜奠定基础,而且可以通过定位克隆等多种现代技术,高效而系统地为农业遗传育种提供所需的重要基因及有关信息。我国构建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特点是:(1)分辨率(基本尺度)为12万核苷酸。这样高的分辨率使得DNA全顺序测定能够直接进行,同时简化了获得所需基因的步骤;(2)含有565个遗传分子标记,许多标记间的物理距离已测出,这将大大加快获得禾谷类作物所需基因的速度;(3)含有近100个通用的遗传分子标记,这些遗传分子标记在大麦、小麦、燕麦、玉米、高粱、甘蔗等六种主要作物的基因组中是通用的。因此,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对农业遗传育种将产生重大作用。
洪国藩研究员在前不久召开的国际水稻分子生物学会议上报告这项成果后,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学者主动表示愿与中国科学家进一步合作。


猜你喜欢:
- 2003年鲍勃·霍普,美国著名的演艺者、喜剧演员
- 1987年我国首次颁发建筑工程鲁班奖
- 2010年全球生态旅游小姐世界总决赛在南京落幕
- 189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 1986年心肺同时移植首次在西班牙完成。
- 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
- 公元106年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诞辰
- 1986年新丝绸之路时装博览会举行。
- 1947年第一夫人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出生。
- 1917年石井--兰辛协定订立。
- 1977年著名电影《星球大战》上映,新电影时代从此开始
- 1976年本世纪最漂亮的彗星--威斯特彗星离开地球
- 1972年丹麦国王腓特烈九世逝世
- 1978年加政府证实:苏联间谍卫星坠入加拿大
- 1863年丹麦威廉王子抵达雅典,就位成为希腊国王乔治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