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区成立。
1994年1月1日
1994年1月1日,由欧洲共同体12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7国中的奥地利、 芬兰、 冰岛、 挪威和瑞典5国组成的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欧洲经济区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区的诞生不仅改变了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关系,同时也对西欧联合及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关于建立欧洲经济区的设想始于1984年,但直到1990年6月双方才开始正式谈判。在共同决策捕鱼区、货车过境和共同发展基金等问题上,双方曾一度分歧甚大,谈判几次出现僵局。但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双方最终还是达成妥协,并于1992年5月2日在葡萄牙的波尔图正式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区的协定。该协定本应在1993年1月1日生效,但在批准过程中又出现波折。
1992年12月6日,瑞士就条约的批准举行公民投票,结果由于50.3%的居民反对而否决了瑞士加入欧洲经济区。鉴于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在司法和行政上的特殊关系,瑞士的否决使列支敦士登也无法加入欧洲经济区,导致欧洲经济区的范围由原来的19国缩小到17国。瑞士的否决不仅使得欧洲经济区协定推迟生效,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具体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填补因瑞士退出而造成的共同发展基金的短缺。原协议规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应向欧洲经济区内南方欠发达国家提供20亿欧洲货币单位的发展基金,其中瑞士应承担总金额的27%。经过几个月的协商,欧共体和欧贸联双方于1993年3月17日再次签署《欧洲经济区补充协定》,对原条约进行了补充和部分修改,通过采取减少基金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为欧洲经济区的建立扫清了障碍。由于这些细节问题,欧洲经济区的成立被推迟了整整1年。


猜你喜欢:
- 1991年上海静安古寺恢复原貌
- 1923年浙江发起和平运动
- 1652年法国投石党起义被平息,法王路易十四返回巴黎。“投石党”起义又称“福隆德”起义。
- 1976年石油大王保罗-盖蒂去世
- 1984年中国女排在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夺得奥运会金牌
- 2008年“鼎湖山泉南粤歌王争霸赛总决赛”在广东举行。
- 1878年中国开平矿务局开局。
- 132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加冕
- 1991年曼德拉与布特莱齐首次会晤
- 1988年中日尼联合登山队双跨珠峰成功
- 1958年美国物理学家戴维逊逝世
- 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 1980年中共中央指示“少宣传个人”
- 2006年9:00点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 1984年保罗·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